隨著生活壓力增加和現代生活節奏加快,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出現初老症狀,如記憶力下降、腦霧和健忘等問題。這些症狀不僅影響日常生活,還可能是失智症年輕化的前兆。本文將探討如何應對這些問題,並提供一些有效的預防措施。
記憶力下降的原因
記憶力下降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,包括壓力、睡眠不足、不良飲食習慣和缺乏運動等。這些因素會影響大腦的健康,導致記憶力變差和注意力不集中。
初老症狀 vs. 大腦退化的表現
初老症狀通常表現為記憶力下降、健忘、注意力不集中和腦霧等。這些症狀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加重,影響工作和生活品質。初老症狀和大腦退化(失智症)的表現有一些相似之處,但也存在顯著差異。了解這些差異有助於及早識別和應對潛在的健康問題。
根據國際阿茲海默症國際研討會(AAIC)最新數據指出,全球每年新增約 35 萬名年輕型失智症患者。這類失智症通常好發於 45 至 65 歲族群,並且其發病率全球逐年增加。健保署統計 2023 年台灣有約 1.8 萬名 65 歲以下的年輕型失智症患者,顯示年輕型失智症在台灣也逐漸成為一個需要關注的健康問題。
初老症狀 vs. 失智症相似之處
- 記憶力下降:兩者都可能出現記憶力減退的情況,例如忘記約會、遺失物品等。
- 注意力不集中:無論是初老症狀還是大腦退化(失智症),都可能導致注意力難以集中,影響日常工作和生活。
- 腦霧:感覺思維遲鈍、反應變慢,這在初老症狀和大腦退化(失智症)中都可能出現。

(圖片來源:freepik)
初老症狀 vs. 失智症不同之處
- 記憶恢復能力:
- 初老症狀:通常在得到提示後能夠回憶起遺忘的事情。例如,忘記某件事後,在他人提醒下能夠想起來。
- 大腦退化(失智症):即使在提示下也難以回憶起遺忘的事情,這是失智症的一個典型特徵。
- 症狀進展速度:
- 初老症狀:症狀進展較慢,並且可能隨著生活方式的改善而有所緩解。
- 大腦退化(失智症):症狀進展較快,並且會逐漸影響到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,最終可能導致無法自理。
- 其他認知功能:
- 初老症狀:主要影響記憶和注意力,其他認知功能如語言能力、判斷力等通常不受影響。
- 大腦退化(失智症):除了記憶力,還會影響語言能力、判斷力、執行功能等,並可能出現情緒和行為上的改變。
- 年齡和病因:
- 初老症狀:多見於壓力大、生活節奏快的年輕人,通常與生活方式有關。
- 大腦退化(失智症):多見於老年人,與腦部病理變化有關,如阿茲海默症、血管性認知障礙症等。
- 年輕型失智症:指的是在 65 歲之前發病的失智症,這類患者可能會出現與老年失智症相似的症狀,但通常進展更快,並且對工作和家庭生活影響更大。年輕型失智症的病因可能包括阿茲海默症、遺傳因素、長期酗酒、頭部外傷、代謝疾病等。
【初老與失智症的相同與相異】
比較項目 | 初老症狀 | 大腦退化(失智症) | 年輕型失智症 |
記憶力下降 | 是 | 是 | 是 |
注意力不集中 | 是 | 是 | 是 |
腦霧 | 是 | 是 | 是 |
記憶恢復能力 | 通常能恢復 | 難以恢復 | 難以恢復 |
症狀進展速度 | 較慢 | 較快 | 較快 |
其他認知功能 | 通常不受影響 | 受影響 | 受影響 |
年齡 | 年輕人 | 老年人 | 65 歲以下 |
病因 | 生活方式 | 阿茲海默症(腦部病理變化) | 阿茲海默症、家族遺傳、長期酗酒、大腦前部惡化、糖尿病、中風或心臟病 |
了解這些差異有助於及早識別年輕型失智症的徵兆,並採取適當的預防和治療措施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如均衡飲食、規律運動、充足睡眠和積極的社交活動,有助於維持大腦健康,減少初老症狀和罹患年輕型失智症的風險。

(圖片來源:Andrea Piacquadio)
預防大腦退化—防止失智症健腦運動 11 招
維持大腦健康是非常重要的,以下是 11 個方法可以幫助你保持大腦的健康:
預防失智健腦運動 1 | 保持身體活動
經常運動有助於增加大腦血流量,促進神經元的生長和連接。每天至少進行 30 分鐘的有氧運動,如散步、跑步或游泳,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,增強大腦功能。運動還能釋放內啡肽,減少壓力和焦慮,進而提升整體心理健康。此外,參加團體運動或戶外活動,不僅能增強體能,還能促進社交互動,對大腦健康有雙重益處。研究顯示,規律的身體活動能夠降低患上阿茲海默症和其他形式失智症的風險,讓你在年老時依然保持敏銳的思維和良好的記憶力。
預防失智健腦運動 2 | 健康飲食
均衡的飲食,特別是富含抗氧化劑、Ω-3 脂肪酸和維生素的食物,以及遵循地中海飲食或得舒飲食法,有助於保護大腦免受損傷。多吃水果、蔬菜、全穀類、堅果和魚類,這些食物中的營養成分能夠減少炎症,促進大腦健康。避免高糖、高脂肪和加工食品,這些食物會增加炎症和氧化壓力,對大腦有害。適量攝取咖啡和茶中的咖啡因,能夠提升注意力和記憶力,但要避免過量,以免影響睡眠質量。
預防失智健腦運動 3 | 規律作息與充足睡眠
充足的睡眠對於維持大腦健康至關重要,建議每天保持 7-9 小時的睡眠時間。優質的睡眠可以促進記憶的鞏固和大腦的修復。規律的作息習慣有助於穩定生理時鐘,提升睡眠質量,進而增強大腦功能。睡前避免使用電子設備,因為藍光會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,影響入睡。創造一個舒適的睡眠環境,如保持室內溫度適中、減少噪音和光線干擾,這些都有助於提升睡眠質量,讓你醒來時感覺精神飽滿。
預防失智健腦運動 4 | 保持社交活動
與他人保持良好的社交關係,可以減少壓力和焦慮,增強情緒健康,對大腦有益。參加社交活動、志願服務或與朋友家人保持聯繫,這些互動能夠刺激大腦,減少孤獨感,提升幸福感。研究顯示,積極的社交生活能夠降低患上失智症的風險。參加興趣小組或學習班,不僅能夠結交新朋友,還能學習新知識,保持大腦活躍。即使是簡單的日常對話,也能夠促進大腦的運作,讓你保持思維敏捷。
預防失智健腦運動 5 | 大腦運動和保持好奇心
參與智力挑戰,如學習新技能、解謎、閱讀或玩棋類遊戲,多進行閱讀、拼圖、學習新語言等腦力活動,保持大腦活躍,延緩認知衰退。保持好奇心和學習新事物,能夠刺激大腦,促進神經元的連接和生長。參加講座、工作坊或在線課程,持續學習新知識,這些活動能夠讓大腦保持靈活。研究顯示,終身學習和智力活動能夠顯著降低失智症的風險,讓你在年老時依然保持敏銳的思維。

(圖片來源:Matthias Zomer)
預防失智健腦運動 6 | 壓力管理
找到有效的方式來管理壓力,如深呼吸、親近大自然,有助於保護大腦免受壓力的負面影響。練習瑜伽、冥想或其他放鬆技巧,這些方法能夠減少壓力荷爾蒙的分泌,提升大腦健康。定期休假和放鬆,避免過度工作,這些措施能夠減少壓力,提升生活質量。與朋友或家人分享你的感受,尋求支持和理解,這些社交互動也能夠幫助你更好地應對壓力。
預防失智健腦運動 7 | 避免吸菸和過量飲酒
這些習慣會對大腦造成損害,戒煙和適量飲酒可以降低風險。吸菸會減少大腦的血流量,增加中風和失智症的風險。過量飲酒則會損害神經元,影響大腦功能。戒煙和控制飲酒量,不僅有助於保護大腦,還能提升整體健康。尋求專業幫助,如戒煙門診或戒酒支持小組,這些資源能夠幫助你成功戒除不良習慣。
預防失智健腦運動 8 | 定期檢查健康
保持良好的身體健康,如控制血壓、血糖和膽固醇,及早發現並處理可能影響大腦健康的問題,有助於降低失智症風險。定期進行健康檢查,及早發現潛在的健康問題,並採取適當的措施。與醫生保持良好的溝通,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,這些措施能夠幫助你維持大腦健康。遵循醫生的建議,進行必要的治療和生活方式調整,這些都能夠降低失智症的風險。
預防失智健腦運動 9 | 保護頭部
避免頭部外傷,因為頭部外傷會增加失智症的風險。運動時佩戴頭盔,開車時繫好安全帶,這些措施能夠有效保護頭部,減少受傷風險。參加高風險運動時,務必遵守安全規則,這些預防措施能夠降低頭部受傷的機會。即使是日常活動,如騎自行車或滑板,也應該佩戴適當的防護裝備,確保安全。
預防失智健腦運動 10 | 保持聽力健康
聽力損失與失智症風險增加有關,定期檢查聽力,及早配戴助聽器。保護聽力,避免長時間暴露在高噪音環境中,這些措施能夠減少聽力損失的風險。參加音樂會或使用耳機時,注意音量和時間,這些小細節能夠保護你的聽力。定期進行聽力檢查,及早發現問題並採取措施,這些都能夠幫助你維持聽力健康。
預防失智健腦運動 11 | 減少空氣污染暴露
長期暴露在高污染環境中會增加失智症風險,盡量減少在高污染環境中的暴露時間,使用空氣清淨機。保持室內空氣清新,減少吸入有害物質,這些措施能夠保護大腦健康。選擇低污染的交通工具,如步行、騎自行車或使用公共交通,這些選擇能夠減少你對空氣污染的暴露。參考空氣質量指數(AQI),在空氣質量較差的日子裡,盡量減少戶外活動,保護你的健康。
結論
面對記憶力下降、初老和健忘等問題,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至關重要。通過規律作息、適當運動和健康飲食,可以有效改善記憶力,預防失智症年輕化。希望這些建議能幫助您保持大腦健康,遠離初老症狀。
(本文首圖來源:freepik)